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決策部署,幫助全市受災企業和群眾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盡最大努力減少災情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8月7日,市委市政府從信貸投放、財稅支持、保險理賠、就業援助和社會保障、災后重建項目、恢復農業生產、受災群眾安置保障7個方面出臺支持災后恢復重建20條措施。
01
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通過適度降低貸款利率、延期還本付息、擴大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減免服務收費等方式,降低受災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綜合融資成本。扎實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大力發展防返貧類保障保險,鼓勵各種對受災脫貧人口開展預付賠款,推動政府擔保機構加大對受災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
02
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且受災情影響1個月以上不能正常經營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對因災損毀的房產土地,符合有關政策規定的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因災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的市場主體可提出延期申請,經稅務機關核準,在核準的期限內辦理;因災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級稅務機關批準,可延期繳納稅款。
03
加大保險理賠力度
實行無差別免費救援,開展免現場查勘、免氣象證明、免費救援、定損直賠到店“三免一直”服務。提高理賠效率。在報案量集中的社區、小區設置理賠點,開設水淹全損車直賠通道。對因災受傷人員,取消定點醫院限制,降低理賠起付線,實行一站式結算。各保險機構應參照統一定損標準,加快定損速度,實行車險小額案件極速賠付、同一維修站打包協商定損、高損失等級車輛推定全損等措施。優先農險理賠。
04
加大就業援助和社會保障力度
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將災后重建中的衛生防疫、廢墟清理崗位納入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范圍,安置因災有返貧風險的脫貧人口就業,并按規定給予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穩定受災地區企業勞動關系。支持受災情影響的企業在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采取協商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脫崗培訓等方式穩定勞動關系,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建立“受災企業缺工清單”,實施重點幫扶。支持區域相近、行業關聯、工種匹配的企業開展用工余缺調劑,幫助受災員工依法依規、就近就地調配。支持受災企業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企業新錄用人員參加崗前集中培訓 24個學時以上的,給予企業培訓補貼。轉崗人員完成培訓學時且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后,給予企業培訓補貼。企業職工參加與本人崗位職業(工種)相同或相近專業脫產培訓,集中時間在24個學時以上、且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的,給予企業一次性培訓補貼。完成培訓學時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延緩繳納社會保險費。繼續落實降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
05
加大災后重建項目支持力度
建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簡化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前期工作,對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只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中點多面廣的同類項目可以合并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對不改變規模、不改變原線路走向、不新增用地、不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的水毀水利、交通類修復項目,可直接開展施工圖設計審查。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各類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科學安排災后重建項目選址,及時提供搶險救災生產生活用地。加大用地計劃指標調劑力度,多途徑保障災后重建用地指標。優先保障防汛搶險及災后重建項目所需用地計劃指標。實施特殊的供地政策。對已出讓的工業用地或其他經營性項目用地,企業因災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土地價款的,經出讓人同意后,可適當延長繳款期限,免收相應的利息和滯納金。
06
加大恢復農業生產支持力度
加強種子、農機、化肥、農獸藥、飼料飼草、消毒劑及消毒器械、疫苗等生產資料調度,指導災區做好搶種、補種、改種工作,對需補種、改種的受災農田,由縣級以下政府統一采購種子,按照每畝農田所需的種子免費發放到實際種植戶;自行補種的,對其購買的糧食作物和蔬菜作物種子給予補助。做好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對承擔無害化處理的主體和未參保、因洪澇災害死亡畜禽的養殖戶給予適當財政補助。
07
加大受災群眾安置保障力度
堅持“宜散不宜聚”原則,鼓勵引導群眾分散性安置,市民政、應急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加強對縣(市、區)臨時生活補助資金發放政策的指導。落實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方案,合理確定受災范圍、受災損失等,按照標準補償到位。強化災區肉、蛋、奶、蔬菜等應急供應,建立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對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給予適當財政補貼。強化重要民生商品等價格監管,依法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堅持“凡困必幫、有難必救”原則,對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存在較大困難的,直接實施臨時救助。聚焦因洪澇災害造成較大影響的脫貧地區、脫貧群眾、監測對象和農戶,精準落實幫扶責任、幫扶措施,防止因災返貧致貧。
相信在領導的努力下
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今年經歷了太多的災難
祈愿人們平安!
“大河南” 加油!
業務:15937246256
地址:安陽市中華路義烏商貿大廈22層